8月20日,武漢市重點民生工程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——左岸大道(三環線-萬家湖南路)建設項目第二標段實現主線通車。這條承載著沿線居民出行期盼的交通要道,在歷經三個月的緊張攻堅后,正式迎來通車時刻,為區域路網升級與經濟發展按下“加速鍵”。

1.主線+支線并行,彰顯路橋速度
今年5月17日,隨著武漢商匯市場拆遷工作的圓滿完成,項目施工斷面順利騰出,左岸大道二標段建設隨即進入“加速跑”階段。項目團隊以“白+黑”連軸轉的作戰姿態,開啟了高強度施工模式,關鍵節點推進環環相扣:5月18日樁基工程率先破土動工,為項目筑牢基礎;7月25日,最后一聯現澆箱梁混凝土澆筑完成,主體結構初具雛形;8月17日,瀝青路面攤鋪工作畫上句號,道路面貌煥然一新。施工期間,聲屏障安裝、綠化種植、交通設施布設及路燈架設等附屬工程同步推進,形成“主線攻堅、支線并行”的高效施工格局,確保通車節點如期實現。
2.科技賦能+人文關懷,保障施工安全
- 科學控溫保質量:在混凝土養護期間,箱內溫度到達80℃,針對此問題,施工人員采取在箱梁內外放置大量冰塊物理降溫,并用軸流風機送風,將箱內溫度嚴格控制在35℃以內,確保人工能正常進行內箱拆模作業及結構強度達標;
- 錯峰施工護安全:實行“三班倒”輪班制度,每班作業時長不超過8小時,堅決避開每日10:30至15:00的高溫時段,讓工人在相對涼爽的環境中作業;
- 暖心保障強后盾:施工現場增設納涼房和防暑補給站,藿香正氣水、清涼油、綠豆湯等防暑物資隨時供應,為工人筑起“健康防線”;
- 獎懲分明促落實:推行節點責任機制,對按時完成任務的班組給予激勵,對未達標的按日追責,倒逼各環節責任落到實處。
據了解,左岸大道二標段通車后,將有效串聯起三環線與萬家湖南路周邊路網,大幅縮短區域通行時間,緩解長期以來的交通擁堵壓力。對于沿線居民而言,出行選擇更加豐富便捷;對區域發展來說,這條交通要道將加速人才、物資流動,為產業升級與經濟活力提升注入強勁動力,成為名副其實的“民生路”、“發展路”。